第95章 摧枯拉朽
第 95章 摧枯拉朽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王朝和马汉匆匆赶到了司令部。他们两人的脸上带着些许疑惑,但更多的是对到司令部来具体会有什么任务的期待与好奇。张凤祥见到二人后,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开始详细地讲述起当前的局势和国府方面的安排。
“国府将会派遣一支部队来协助我们的预备役部队接管占领区。”张凤祥严肃地说道,目光紧紧盯着面前的两位得力干将。接着,张凤祥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强调道:“而且,我要明确告诉你们,这支援军将完全归你们俩统一指挥和管理!”
听到这个消息,王朝先是微微一愣,随后立刻反应过来,连忙问道:“司令,您的意思是说,这些来自国府的部队,其所有的行为准则都必须严格按照我军的标准来执行吗?”
张凤祥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回答道:“没错,正是如此。无论是军纪还是日常行为规范,都不能有任何特殊对待。”
这时,马汉突然开口问道:“司令,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何不干脆自行招募新的部队?这样不是更能保证队伍的统一性和忠诚度吗?”
面对马汉的疑问,张凤祥不禁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他轻轻叹了口气,解释道:“目前的情况你们两个也都清楚,东北地区虽然地域辽阔,但总人口不过才一千多万而已。经过之前的大规模征兵,我们已经招募了将近两百万人入伍,这几乎已经超过了兵员数量的极限。如果再强行招募新兵,不仅会严重影响东北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秩序,还可能导致民众的不满和抵触情绪。所以,现阶段依靠外部援军来补充兵力,是最为可行的办法。”
王朝和马汉听了张凤祥这番话,心中顿时恍然大悟。他俩深知此次任务的无奈性和挑战性,也明白自己肩负着何等重大的责任。于是,两人对视一眼,齐声说道:“请司令放心,我们一定不负重托,圆满完成这次任务!”
张凤祥接着说道:“此次行动意义非凡,乃是要立下绝世功勋,所以咱们万不可能独占所有功劳,需得与他人分润一二才行。”
这话一出,王朝和马汉二人对视一眼,齐声应道:“司令,我等已然明了,定当全力以赴,确保任务圆满达成!”张凤祥微微颔首,表示满意,接着言道:“既然如此甚好,那你们两个便速速去做准备吧!”话音刚落,只见王朝和马汉双双挺直身躯,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异口同声地回应道:“是,司令!”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时间来到了十二月十三日上午十时整。此时此刻,在西乌尔特、乔巴山以及鱿鱼州最西端的三个前线攻击群所在之处,几乎同一时刻升腾起三道炫目的信号弹,直冲云霄。刹那间,整个远东地区那些与我方对峙的鬼子阵地,瞬间被如雨点般密集的重炮火力所覆盖。按照事先拟定的作战计划,这场重炮轰击将会持续整整四个小时之久。而此番猛烈炮击的目的,正是为了回击日军此前在金陵城中长达四十余天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暴行。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时针终于指向了下午两点钟。此时,以 59 式主战坦克为首的钢铁洪流,犹如出山猛虎一般,咆哮着朝着日军阵地发起了凌厉的攻势。由于先前的重炮炮击实在太过凶猛,以至于处于前沿阵地上的所有日军士兵,皆已在炮火的肆虐下丧失了生命体征,毫无半点生机可言。
地面部队在坦克集群那无坚不摧的钢铁洪流掩护之下,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所到之处,敌人无不望风披靡、丢盔弃甲。
与此同时,远在叶尼塞河附近与北苏正处于紧张对峙状态中的鬼子原关东军总指挥官——梅津美治郎上将,在获知了远东兵团突然发动如此猛烈攻势之后,心中猛地一沉,瞬间便意识到了事态已经发展到了极其严峻的地步。他深知,如果不能及时阻止这股来势汹汹的敌军,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这位经验丰富的鬼子将领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从叶尼塞河畔前线部署的多达三百万之众的庞大军队之中,迅速抽调出整整五十万人马,火急火燎地向南疾驰而去,以期能够尽快驰援。不仅如此,梅津美治郎上将还在第一时间向鬼子本土的大本营发去了一份措辞恳切且详尽的紧急战术指导书,恳请大本营协调指挥位于高丽半岛以及华北地区的其他鬼子部队,共同采取行动,对正在进攻的远东兵团形成有效的牵制和策应之势。
然而,即便完成了以上一系列紧急部署措施,梅津美治郎上将依然觉得心里不够踏实,仿佛有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心头一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又立即召集了自己的参谋团队,要求他们必须争分夺秒地制定出一套更为完善、周全的应对方案来。
就在叶尼塞河畔的大批鬼子部队开始匆匆忙忙地南下之际,与之针锋相对的北苏部队自然也很快察觉到了这一动向。当北苏西伯利亚方面军总司令瓦图京上将接收到有关鬼子部队大规模调兵遣将的情报时,他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通过加密电台向北苏政府详细汇报了当前所面临的紧迫局势。
令人惊叹的是,仅仅过了短短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北苏高层便果断地做出了决策,并向瓦图京司令员下达了一道重要指令:火速调集二十万精锐部队,紧急增援首都!接到这道命令后的瓦图京司令员略作思考,突然间像是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深意,脸上不禁浮现出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
随后,一道紧急命令迅速下达至西伯利亚方面军预备部队,那支多达二十万人的预备队接到指令后,立即行动起来,马不停蹄地向着首都方向火速增援。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远东地区,远东兵团的三支钢铁洪流如脱缰野马一般,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北疾驰而去,他们对逃窜的小鬼子侵略者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疯狂追击。而这一切能够如此顺利地推进,离不开特战二师所提供的精准且强有力的情报支持。仅仅用了短短四天的时间,远东兵团便成功地整体向北突进了整整两百多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分布在鬼子撤退路线上的厂矿企业,在特战二师英勇无畏的战士们的巧妙谋划和全力保护之下,被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下来,避免了遭受战火的无情摧毁。然而,随着战线不断拉长,后勤补给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又过了三天之后,由于补给线过长,参与此次攻击行动的远东兵团面临着物资欠缺的困境,无奈之下只得暂时停下前进的脚步,原地等待后续物资的补充供应。
就在这个时候,一开始作为预备队的攻击部队开始发挥作用。他们根据特战二师源源不断传递而来的最新情报,有条不紊地对已经占领区域内残留的鬼子势力展开全面清剿工作。
而此时,鬼子方面从叶尼塞河畔紧急调派过来的五十万增援大军,经过艰难跋涉,终于抵达了图拉、埃孔达、中雅库特以及雅库茨克一带,并与一路败退至此的鬼子残部会合,勉强构建起了一道抵御远东兵团凌厉攻势的防御阵线。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而在叶尼塞河畔,鬼子司令官梅津美智郎满脸怒容地坐在指挥所里,他那双喷火般的眼睛死死盯着手中参谋部刚刚呈上来的作战方案。片刻之后,只见他猛地将方案狠狠地摔在了地上,随即暴跳如雷地站起身来,指着面前的参谋长小泉祸志郎大声咆哮道:“八格牙路!八格牙路!你们这群饭桶,难道这就是你们参谋部所谓的精妙计划?居然如此愚蠢地估算我们小鬼子帝国军队的战斗力!”
面对司令官的怒斥,小泉祸志郎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司令官阁下,请息怒。根据以往皇军与远东兵团的交手记录和详细分析,要想彻底抵御住此次远东兵团气势汹汹的进攻,帝国至少需要派出两百五十万精锐部队才行。”
然而,梅津美智郎听到这个数字后更是火冒三丈,他瞪大了双眼,额头上青筋暴起,再次冲着小泉祸志郎怒吼道:“你这个混蛋!难道你不知道如今在广袤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我们小鬼子帝国总共才有多少兵力吗?加起来也不过区区三百多万而已!你竟然让我一下子抽调走其中的二百五十万部队去迎敌,那剩下的这点兵力如何应对正与我们帝国大军紧张对峙着的北苏军呢?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照你们参谋部这样荒唐的方案行事,那这场战争根本就无需再打下去了,直接认输好了!”说完,他气得一屁股坐回到椅子上,呼呼直喘粗气。
小泉祸志郎微微躬身,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和谨慎,轻声回应道:“司令官阁下,依下官之见,当下唯一可行之计便是恳请大本营出面协调,让华北地区以及高丽半岛的帝国军队对东北地区施加强大的军事压力,以此来逼迫远东兵团不得不回援。”
梅津美智郎听完这番话,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瞪大双眼,额头上青筋暴起,满脸涨得通红。然而,此刻的他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愤怒与无奈,只见他猛地站起身来,像一头发狂的野兽般冲向办公室里的桌椅、文件柜等物品,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军刀,将它们砍得七零八落。一时间,办公室内乱作一团,纸张漫天飞舞,家具碎片散落一地。
等到梅津美智郎终于将心中的怒火稍稍宣泄出来一些之后,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气喘吁吁地站在一片狼藉之中,怒目圆睁,咬牙切齿地咆哮道:“远东兵团这帮混蛋,简直是死啦死啦地干活!他们竟然敢无视帝国的强大,敢这么赤裸裸地跟帝国作对真是‘八嘎呀路地干活!’”
与此同时,远在鬼子大本营中的陆军大臣山田乙三也正处于极度的暴怒状态。他在参谋本部中来回踱步,双手紧握成拳,不停地颤抖着。突然,他停住脚步,转身对着参谋总长怒吼道:“八格牙路!难道我们小鬼子帝国辛辛苦苦占领的土地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要丢失吗?你们这群饭桶,难道就想不出一个有效的应对办法吗?”
参谋总长低着头,不敢正视山田乙三那喷火的目光,唯唯诺诺地回答道:“阁下息怒,请容属下禀报。目前,帝国的大部分精锐部队都正在南洋地区开疆拓土,实在难以抽调出足够的兵力前往远东地区增援。”
山田乙三闻言,更是气得火冒三丈,他用力拍打着桌子,大声吼道:“那就立刻下令,将国府那边华南和华中的部队统统向华北地区调集!我就不信,集合这么多兵力还不能让远东地区的反抗军返回增援!我一定要让远东兵团乖乖地回援!从而化解远西伯利亚地区的困局!”
参谋总长颔首回应道:“阁下,若如此行事,帝国于华中及华南之掌控恐将式微,到时唯恐国府之军趁势反攻,导致局势必将愈发混乱不堪。”山田乙三面沉似水,冷然说道:“速给土肥君发报,帝国亟须其情报部门协同,全力策反国府高层。”参谋总长躬身应道:“哈衣!然而远东地区之危当如何化解?”山田乙三沉凝道:“调集华南、华中之部队北上,同时传讯梅津君,责令其务必坚守到底。”参谋总长再次应道:“哈衣!”而此时之国府与延州方面,皆对远东兵团之攻势惊愕不已,只因开战仅一周,其便向北推进两百余公里。反观那支援远东地区的部队,迄今仍有部分军队滞留驻地,未曾挪移寸步,此景令蒋瑞元与大统领怒不可遏,遂不约而同地向支援部队下达严令,半个月内必须抵达远东地区,否则严惩不贷。
当梅津美智郎接到来自大本营的命令之后,他不敢有丝毫怠慢,旋即做出决策,马不停蹄地从叶尼塞河畔对峙的部队中紧急调拨了整整一百万兵力,目的就是要用来全力阻击来势汹汹的远东兵团。此时,梅津美智郎满心期待着能够凭借着总计约一百五六十万的庞大军队,成功抵挡住远东兵团如潮水般凶猛的攻势。
与此同时,远东兵团方面也严格按照战前制定的周密计划行事。在图拉至雅库茨克这一漫长的战线上有条不紊地完成了物资补给工作,并巧妙地营造出一种随时都会发起凌厉进攻的紧张态势。这样做的意图非常明确,那就是想要吸引更多的鬼子增援部队前来支援。因为对于远东兵团而言,只要能够一举突破眼前这条由日本鬼子严密布防的防线,接下来便将踏入地形复杂的山区地带。然而,一旦进入山区作战,对于机械化程度原本就高于鬼子部队的远东兵团来说,其原有的显着优势将会大打折扣。
时间悄然流逝,终于来到了 1942 年一月中旬这个关键节点。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调兵遣将和部署安排,鬼子的一百五六十万部队已经全部到达前线与远东兵团对峙。另一方面,远东兵团也顺利完成了在新光复地区对鬼子残余势力的彻底肃清行动。就在这片天寒地冻、辽阔无垠的远东至西伯利亚大平原之上,双方剑拔弩张,一场惊心动魄的激烈冲突再度爆发!此次交锋之中,尽管远东兵团所拥有的火炮威力惊人、坦克性能卓越,但他们所要面对的却是小鬼子当中最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且战斗力强悍无比的精锐之师。特别是那些受到军国主义深度洗脑的小鬼子士兵,他们的顽强得令人咋舌,哪怕只剩下一口气也绝不放弃抵抗。此时此刻,身处前线的康志坚、聂裕华以及袁浩康等人,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当初在三江平原与鬼子部队激烈交锋的时刻。而张凤祥考虑到后续部队要深入山区作战,为了削弱敌军实力,特意向前线指挥官下达了一道重要指令。这条指令明确指出,当下务必最大限度地消耗鬼子的战争物资,并阐明其原因:如今,鬼子部队在西伯利亚地区的物资补给最优路径已被远东兵团成功截断,只要最大限度地消耗鬼子物资,随后战斗必将轻松一些。
接到命令后的康志坚等人当机立断,迅速调整战略战术,决定在图拉至雅库茨克这一战线与鬼子部队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消耗战。每隔三日,远东兵团阵地都会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那是重炮齐发的声音,密集的炮火如雨点般砸向鬼子阵地。紧接着,伴随着发动机的怒吼声,一辆辆钢铁巨兽——坦克,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向敌阵。
然而,每次进攻时,康志坚等人都会有意保留鬼子的最后一条防线,并不一举突破。待战斗结束,清扫完战场后,远东兵团便有序撤离,同时还留给鬼子部队足够的时间来重新构筑防线。就这样,每隔三日就会收割一波鬼子物资,而鬼子还不得不重新安排兵力布防。
终于,时间来到了二月十日这一天。在图拉前线,当步兵们完成战场清扫并安全撤回我军防线之后,开始对所缴获的战利品进行详细清点。结果让人震惊不已,经过这段时间持续不断的消耗战,鬼子部队的子弹、炮弹等各类物资居然仅剩下刚开始交战时的一半!
袁大牛和袁浩康两人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决定联名向总司令部发送一份详细的汇报。这份汇报涵盖了他们所掌握的重要信息以及对于当前局势的分析与建议。
与此同时,张凤祥正忙着整合着来自其它两个战场以及特战二师所搜集到的有关鬼子后勤运输方面的各种信息。通过仔细研究这些情报,张凤祥敏锐地察觉到一个关键问题:鬼子目前的后勤物资供应似乎已经陷入极度匮乏的困境之中。然而,谨慎的性格使得张凤祥并未轻易下结论,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张凤祥还是果断地下达命令,要求前线指挥官先发动一轮进攻,然后根据实际战况再做进一步的决策。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之间又过去了整整三天。在此期间,我方军队成功地将新缴获的物资逐一清点完毕。而这一次的统计结果也让张凤祥彻底确信了之前的判断——鬼子的物资的确严重短缺!于是乎,张凤祥毫不犹豫地向前线的三个攻击群下达了一道至关重要的命令:三日之后展开全面攻击!
这道命令犹如一声惊雷,迅速传遍了整个前线指挥所。接到命令后的各级指挥官们立刻行动起来,开始紧张有序地调整作战部署。各指挥官深知此次任务将是在这西伯利亚地区最后一次大规模步坦协同作战,更是信心十足地确认能够一举消灭眼前的所有鬼子。
二月十六日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仿佛预示着一场激战即将来临。按照既定计划,三个攻击群如猛虎下山一般,向着鬼子的阵地发起了凌厉的攻势。战士们个个英勇无畏,奋勇杀敌。令人惊喜的是,这一次的进攻异常顺利,远东兵团势如破竹,竟然直接突破了鬼子苦苦支撑的所有防线,并一路高歌猛进,朝着山地入口方向疾驰而去。
待到完全掌控住各个关键路口之后,远东兵团方才停下脚步,稍作休整,随即开始有条不紊地对被困其中的鬼子实施剿杀。这场剿杀持续了足足两天之久,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耳欲聋。最终,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大部分鬼子都被消灭殆尽,只是仍有一万多名狡猾的鬼子趁着混乱,从小路仓皇逃窜,侥幸逃脱了覆灭的命运。但即便如此,其余未能逃脱的鬼子也已全部化作这片土地的养分,永远长眠于此成为此地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