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944章 一日看尽帝都花

  众人见张谦语气真挚,仿佛真的在与一位通晓人言的伙伴商量,不由得深感诧异。

   一名进士笑着推了推身旁的人,开玩笑道:“状元郎莫不是高兴糊涂了,马儿怎能听懂人语?”

   张谦耳力不错,听到了这话,却是笑而不语。

   却见那黑风竟似听懂了一般,张着一双炯炯有神的马眼,定定地看了张谦片刻。

   随后甩了甩浓密的马尾,喉咙里发出一声呜咽。

   然后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缓缓地低下了高昂着的马颈,甚至主动将头往张谦手边凑了凑。

   张谦脸上露出了微笑,轻轻抚了抚黑风光滑的脖颈:“张某听说万物皆有灵性,何况黑风兄是陛下的爱马了。”

   在乡下,张谦可是亲眼看见过老牛被杀时,向主人下跪的场景。

   也正是这个原因,读书人才讲究君子远庖厨,不是君子不能做饭,而是不接近宰杀牲畜的厨房。

   虽然张谦没骑过马,但牛尚且如此,陪人类战场厮杀的马儿岂会愚钝?

   这一幕,不仅看得周遭的进士们目瞪口呆,就连一众马官都惊讶连连。

   他们何曾见过这匹性子孤傲的御马,对除陛下之外的人如此温驯?

   只能说不愧是状元郎,当真有不凡之处,连御马都肯给他面子。

   在礼官的协助下,张谦利落地翻身上马。

   他未骑过马,但毕竟是农家出身,身体协调性极好。

   坐在高大的黑风背上,张谦手执缰绳,竟有一种微妙的契合感。

   仿佛他天生就该骑乘神驹,享受万丈荣光。

   榜眼章函骑上了一匹雄健的枣红马,探花林清源则乘着一匹优雅的白马。

   再后面,是二甲、三甲的进士们。

   都是读书的文人,自然不可能人人都会骑马。

   但却也无伤大雅,会骑马的自己骑,不会骑马的自有人在前面牵着马。

   除了黑风之外,礼部挑选的马儿都很温顺。

   礼炮三响,钟鼓齐鸣。

   礼部官员高唱:“新科进士,游街夸官——”

   张谦深吸一口气,轻轻一抖缰绳。

   黑风发出一声嘹亮的嘶鸣,引领身后浩荡荡的马队,缓缓行出了皇城广场。

   钱斌亲自指引门吏打开大门,并对头前的张谦点头致意。

   面对这位老臣,张谦自然不会托大,恭敬地拱手回礼。

   队伍浩浩荡荡行出皇城大门,门外景象更为壮观。

   只见街道两旁,早已肃立着两列盔明甲亮、杀气腾腾的铁骑。

   这些骑士身着玄黑铁甲,盔上红缨如血,背负火枪劲弩,腰挎横刀。

   人人面色冷峻,眼神锐利如鹰。

   坐骑更是百里挑一的战马,马上之人安静得如同雕塑,唯有战马偶尔喷出鼻息。

   这正是原来的亲卫营,李彻继位后,将亲卫营整编为御林军。

   御林军乃是真正的百战精锐,每一个都是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悍卒,对李彻的忠诚毋庸置疑。

   因其功勋与地位,御林军在军中享有超然待遇,即便是普通的营级军官见到他们,也需客客气气。

   堪称大庆帝国待遇最好、地位最特殊的军队。

   而今日,这些帝国最锋利的战刀,却甘为进士队伍的马前卒,负责开道与护卫。

   他们默默汇入队伍两侧,玄甲黑骑与进士们的绯袍白马形成鲜明而和谐的对比。

   李彻就是要通过这种形式告诉所有人,想要获得朕的尊重和高看,那就去读书!去博取功名!

   御林军加入后,整个队伍的气势为之一变,肃杀与荣耀交织,更显庄严隆重。

   队伍开始沿着帝都最宽阔的主路缓缓前行,真正的游街正式开始!

   此时的主路两旁早已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

   帝都的百姓几乎倾巢而出,挤在街道两侧,翘首以盼,争睹这难得一见的盛况。

   小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闹声、人群的议论声交织在一起,沸反盈天。

   街边的酒楼茶肆中、所有临街的窗口、阳台上、就连路旁大树上都爬满了胆大的少年,只为寻一个最佳的观看位置。

   若非有那些散发着无形煞气的御林军将士手持长戟,组成人墙维持秩序,百姓们的热情恐怕瞬间就能冲垮这支进士队伍。

   眼尖的人首先高喊起来:

   “来了!来了!进士老爷们过来了!”

   “武大郎能看清楚嘛,来坐我脖颈上。”

   “这怎么好意思?”

   “没事,平日里你娘子没少......咳咳咳,照顾我......这点小事算什么?”

   “最前面骑着黑马的那位就是状元郎吗?好精神!好气派!”

   “快看第三位,那位白衣白马的探花郎!世上竟有如此俊俏的人物?当真如谪仙人下凡一般!”

   “呃......那位榜眼郎......也很......嗯,很是威武雄壮,一看就非池中之物!”

   欢呼声、赞叹声如同海啸般从四面八方涌来,几乎要将马背上的张谦等人掀翻并淹没。

   鲜花、彩绸,甚至香囊手帕,如同雨点般从道路两旁抛洒过来,落在他们身上、马前。

   礼部的官员们也很上道,尤其擅长渲染气氛,适时地打出了仪仗和幡旗。

   上面绣着‘状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天子门生’等金色大字。

   随行的宫廷乐师们鼓乐齐鸣,吹奏着《奉王破阵乐》,礼官则高声唱和着新科进士们的姓名与籍贯,将现场的气氛一波波推向高潮。

   当队伍行进到皇城最中心、人群最为密集之处时,为首的礼官高高举起手臂,整个队伍缓缓停了下来。

   喧嚣的人群也渐渐安静下来,好奇地等待着下一步的仪式。

   只见那礼官运足中气,声音如同洪钟般传响出去:

   “陛下有旨!御制诗篇,赞誉状元郎——”

   “陛下作诗了?”

   百姓们纷纷瞪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

   他们不懂诗词格律,但那可是皇帝亲自写的诗!是专门写给状元郎的诗!

   这份荣耀和厚爱,光是听着就让人心潮澎湃。

   还是要读书啊,书读好了,连皇帝都要宠着。

   在所有进士和万民期待的目光中,礼官昂首挺胸,感情饱满地吟诵出声。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