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汉末袁尚:揽尽江山与美人

第133章 琉璃初成,价值连城

  “呼……”袁尚长吁一口气,将手中的竹签缓缓从炉火中抽出。竹签顶端,粘连着一团黏稠的物质,在火光的映照下,微微泛着黄褐色。

   “又失败了。”袁尚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失望。

   这已经是他第N次尝试炼制琉璃了。自从上次从古籍残卷中窥得一丝琉璃的制作方法后,他便决定结合前世的记忆进行尝试。奈何理论与实践之间,隔着一道巨大的鸿沟。古籍上记载的配方和工艺,语焉不详,许多关键之处,更是只字未提,他只能结合记忆一次次尝试。

   “主公,莫要灰心。”一旁的典韦瓮声瓮气地安慰道,“这玩意儿,比打仗还难,俺老典看着都头疼。”

   袁尚苦笑一声:“打仗难,那是因为敌人强大。可这琉璃……难不成是这火不够旺?”

   说着,他下意识地拨弄了一下炭火。火苗蹿起,将他的脸映得通红。

   “主公,或许……是这材料不对?”一旁的侍卫小心翼翼地提议。

   袁尚一愣,随即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对啊!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据前世记忆的琉璃配方,主要成分是石英砂,以及一些助熔剂和着色剂。但石英砂也分三六九等,不同产地的石英砂,纯度不同,杂质含量也不同,自然会影响琉璃的成色。

   至于助熔剂,只记得是“碱”,至于具体用哪种碱,如何提纯,又是一笔糊涂账。

   “来人,去把徐庶、石韬给我找来!”袁尚吩咐道。

   不多时,徐庶和石韬匆匆赶来。

   “主公,您找我们?”

   “元直,广元,你们可知道,哪里能找到最纯净的石英砂?”袁尚开门见山。

   徐庶和石韬对视一眼,皆是一脸茫然。

   “石英砂?主公,那是什么东西?”

   袁尚这才想起,这年头,还没有“石英砂”这个概念。他只得耐着性子解释:“就是一种白色或无色的砂石,质地坚硬,主要成分是……呃,总之,就是一种很特别的砂石。”

   徐庶和石韬听得云里雾里,但还是点了点头。

   “主公,这事儿,恐怕得找那些走南闯北的商人打听打听。”徐庶建议道。

   “商人?”袁尚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把他们给忘了!”

   自从商会成立以来,冀州的商业日益繁荣,各地的商贾云集邺城,带来了许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说不定,他们就知道哪里有上好的砂石。

   “元直,你立刻去一趟商会,把甄逸给我找来。”袁尚吩咐道。

   “喏!”

   甄逸是冀州最大的商人,也是商会的行首,见多识广,消息灵通。

   果然,不出袁尚所料,甄逸一听袁尚的描述,便拍着胸脯保证:“安平侯放心,这事儿包在某身上!不出三日,定给您找到最纯净的砂石!”

   有了甄逸的保证,袁尚心里踏实了许多。

   接下来的几天,袁尚一边继续尝试炼制琉璃,一边等待甄逸的消息。

   期间,他又失败了几次,但每一次失败,都让他对琉璃的制作工艺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不断调整配方,改进工艺,甚至还自己动手,改造了一座窑炉。

   终于,在第七天,袁尚迎来了一次突破。

   当他将竹签从炉火中抽出时,竹签顶端,赫然粘连着一团晶莹剔透的物质!

   那物质,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美轮美奂,宛如梦幻。

   “这……这是琉璃?”袁尚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旁的典韦也惊呆了:“主公,这……这玩意儿,真漂亮!”

   袁尚小心翼翼地将那团琉璃从竹签上取下,放在手心仔细端详。

   触手温润,光滑如玉,比他前世见过的任何玻璃制品都要精致。

   “成功了!我终于成功了!”袁尚激动地喊道。

   他迫不及待地将这块琉璃拿给徐庶和石韬看。

   “元直,广元,你们看,这是什么?”

   徐庶和石韬接过琉璃,仔细端详,眼中满是惊艳。

   “主公,这……这是何物?竟如此美丽?”

   “此乃琉璃!”袁尚得意地说道,“是我亲手炼制的!”

   “琉璃?!”徐庶和石韬惊呼出声,“主公,您竟然会炼制琉璃?!”

   要知道,琉璃在汉代,可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宝贝!

   只有皇室和极少数的贵族,才能拥有几件琉璃制品。

   而袁尚,竟然能够自己炼制琉璃?!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主公,您这琉璃,是从何处学来的?”徐庶忍不住问道。

   袁尚神秘一笑:“此乃秘密,不可外传。”

   徐庶和石韬识趣地没有再追问。

   他们知道,袁尚身上,有太多他们无法理解的秘密。

   “主公,这琉璃,价值连城啊!”石韬感叹道,“若是能够批量生产,定能为我们带来巨大的财富!”

   袁尚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这琉璃的制作工艺,还需进一步完善。”

   他计划,先在邺城秘密筹建一座琉璃工坊,专门用于生产琉璃制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