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第159章 大明第一不粘锅!

  “这不......”

   “人家动动嘴皮儿,我和兄弟们,就得乘船出海,寻找你的下落。”

   “一路上,没少和南洋的那些土着发生冲突,死里逃生,折了我好些人手。”

   其实,毛骧还有后半截话没说。

   朱元璋交给的任务是,找到李善长后,立即押回大明。

   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岛上兵马强壮,装备精良,凭他带来的那点人马,显然奈何不得。

   真闹翻了脸,吃亏的还是自己......

   索性,别自讨没趣了!

   “哦,是嘛?”

   “回去替我转达,多谢他朱元璋的挂念。”

   “这份情,老夫记在心里了!”

   话虽未明说,但李善长已经验证了猜想!

   哼!

   好你个朱重八!

   为了消灾避祸,我都躲到海上来了!

   这就意味着,老夫的存在,对你的皇位不再构成威胁。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结果呢,你还是猜忌不断,迟早有一天,非把昔日功臣都送上黄泉路不可!

   好啊,你不是怀疑老子心怀不轨,意图谋反吗?

   有朝一日,你的梦想将会照进现实!

   而且,刚才和毛骧的对话中,李善长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丝抱怨。

   估计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替老朱办了一辈子事,鞍前马后,任劳任怨,充当罗织罪名,屠戮大臣的急先锋......

   造成无辜枉死的冤魂,何止成千上万?

   到头来,自己也被一波流带走,落得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

   据《明史》卷一百三十五记载:“子骧,管军千户,积功至亲君指挥佥事,从定中原,进指挥使。后滕州段士雄反,骧讨平之。捕倭浙东,斩获颇多,擢都督佥事,见亲任,尝掌锦衣卫事,典诏狱。后坐胡惟庸党死。”

   瞧瞧!

   查办‘胡惟庸案’最积极的人,竟然会是胡惟庸的同党?

   就算扯淡,也得靠点谱吧?

   实际上,毛骧一直是奉命行事,深入局中,已经势成骑虎,没有了退路。

   在朱元璋看来,这小子知道的太多了!

   为了撇清关系,保全朕的光辉形象,只好让他销声匿迹,永远闭嘴!

   毕竟,死人是不会开口说话的!

   更何况,一路走来,造成的冤假错案太多,累累白骨,堆积如山,视人命如草芥......

   导致幸存的大臣们义愤填膺,离心离德。

   为平息众怒,掩盖口舌是非,朱元璋只好出此下策,把毛骧推出去做挡箭牌!

   哦!我亲爱的部下啊!

   到你为朕尽忠的时候了,安心的去吧!

   你一死,朕的形象得以保全,又守住了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可谓两全其美!

   什么?

   你说你尽忠职守,完全听命而行,不该有此下场?

   那与我何干?

   咱朱元璋,乃是大明第一不粘锅!

   享福我来,送死你去!

   一念至此,李善长眼珠转动,上下打量着毛骧,不知有何打算?

   “毛指挥使,你一路辛苦,奔波劳顿!”

   “既然来了,就别急着走了,在这好好玩几天,放松一下!”

   毛骧笑了笑,自己和兄弟们的性命,在人家手里捏着,只好客随主便了。

   “既然韩国公盛意难却,卑职恭敬从命!”

   闲谈笑语中,两人踱步出门,沿途游览岛上的自然风光,奇峰秀丽。

   “你看,这岛上的环境可好,能否过得日子?”

   毛骧闻言,忙不迭呃点头称赞。

   “能能能......当然能了!”

   “海岛虽小,却是气候宜人,景色优美!”

   “真是个宁静致远,安闲度日的好去处,是个难得的风水宝地!”

   话音刚落,李善长吩咐下去,让人到院子里摘了些应季的热带水果。

   如山竹、芒果什么的。

   “毛指挥使,这些果子,你可能头一次见,不妨尝个新鲜。”

   毛骧浅尝了几个,只觉得汁水四溢,酸甜可口。

   “嗯,的确好吃!”

   “对了,那边高耸的建筑,是做什么用的?”

   他手指的方向,正是一排排鳞次栉比的楼房,有些还在加紧建造中。

   远远的看过去,美轮美奂,蔚为壮观。

   李善长不假思索,立马给出了解释。

   “那个叫楼房,一种全新的建筑,遮风挡雨的效果,比传统房屋要好!”

   “喜欢的话,回头送你一栋!”

   “哪天不做官了,随时欢迎你来岛上常驻!”

   “走,我们再到前面看看!”

   一路上,李善长有意无意的展示着自己的软实力,让毛骧耳目一新,有种孤陋寡闻,井底之蛙的感觉。

   脑袋里的想法,也在润物无声的发生改变。

   没多久,两人来到了兵营。

   此刻,兵士们正进行着日常操演,气氛如火如荼。

   有的半跪在地上,端着火绳枪,目视前方,全神贯注的进行打靶射击。

   有的累得汗如雨下,展开各种体能训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